Newsletter 06/07 | 特朗普與哈佛、馬斯克之間的爭鬥和“假大空”的表演
編者按:本週兩篇時政評論,一是哈佛大學與特朗普政府之間的對抗;一是馬斯克離開華盛頓DC。在書評發表《短評|針對留學生,哈佛會變好嗎?美國會更偉大嗎?》《福山專欄 | 埃隆·馬斯克的雙重悲劇》之後,事情依然在持續發酵。這兩場爭鬥不僅是個人或機構間的較量,更映射出美國當前面臨的意識形態與治理模式的深刻分歧與政治極化,讓人擔憂美國的未來。
哈佛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上中國女生蔣雨蓉(Yurong "Luanna" Jiang)的畢業演講因其“假大空”話語和浮誇的表演受到網絡批評,其實這是當今世界的沉痾,無論中西,無論立場。哪怕是在不安的紀念中,也充斥著這種“假大空”的表演:“我活著是一種恥辱”與“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女性買不起衛生巾,我就會感覺到貧困”有什麼區別?
《波士頓書評》免费订阅及相关事宜发送邮件:boshidunshuping@gmail.com,一杯咖啡支持書評前行:Zelle,PayPal:boshidunshuping@gmail.com 用戶名:Boston Review of Books;或是點擊下面成為付費讀者。
本週聚焦
短評|針對留學生,哈佛會變好嗎?美國會更偉大嗎?
編者按:特朗普就任之後,和哈佛大學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先是凍結哈佛近40億美元聯邦研究資金,並計劃終止約1億美元聯邦合同,理由包括反猶太主義、校園暴力及與中國共產黨的合作。此後發文要求哈佛8月前進行學術項目審計、改變招生和招聘政策,否則面臨進一步制裁。哈佛校長Alan Garber拒絕,稱此為對學術自由的攻擊。而最近,5月22日,國土安全部(DHS)宣布終止哈佛的「學生與交流訪問者計劃」(SEVP)認證,禁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影響約7,000名學生(佔學生總數27%),包括超過1,000名中國學生。哈佛提起訴訟,5月29日波士頓聯邦法院法官Allison Burroughs發出初步禁制令,暫時阻止禁令。然而,同一天,DHS再次施壓,理由包括持續的反猶太主義行為和與CCP的合作。在哈佛許多師生看來,哈佛的…
福山專欄 | 埃隆·馬斯克的雙重悲劇
編者按:6月3日,Musk發推:I’m sorry, but I just can’t stand it anymore. This massive, outrageous, pork-filled Congressional spending bill is a disgusting abomination. Shame on those who voted for it: you know you did wrong. You know it.「我真的忍不住了。這項巨大的、荒謬的、充滿肥肉的國會支出法案是令人作嘔的惡行。羞恥那些投票支持它的人:你們知道自己做錯了。你們知道。」被Musk 使用「令人作嘔的惡行」(disgusting abomination)來形容的法案,是「One Big Beau…
紀念
经典访谈|欧逸文:观察“野心时代”的中国
编者按:1996年,歐逸文第一次到北京,這座城市讓他大跌眼鏡,他看到的中國首都,地理和風貌上更肖似蒙古風吹草原而非霓虹燈閃爍的香港。等他2013年離開中國後,新書《野心時代》則變成美國政治人物和普通人理解中國社會和政治的最新指南。因不願接受審查,歐逸文放棄了簡體版出版,台灣八旗中文版為唯一中文出版。2025年,八旗推出十年後的再版。
蔡孟翰|你还不知道的大卫·鲍伊:第二波侵略美国乐坛的英国音乐
編者按:大衛·鮑伊(David Bowie,1947年1月8日-2016年1月10日),英國傳奇歌手、詞曲創作者、演員及音樂家,以其創新的音樂風格、多變的形象和深遠的文化影響聞名,其作品跨越搖滾、流行、電子、實驗等音樂類型,代表作包括《Space Oddity》《Heroes》《Let’s Dance》。
書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