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身边的朋友读《道德经》的明显多了起来,饭局喝酒时不时有人聊起。我想了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作者年龄大了。身边的朋友知天命的比例多了。
2、经济不景气。读《道德经》比较能把憋屈之气顺下去。
3、闲暇时间变多了。前些年经济景气时,大家顾不上读书顾不上思考,现在上班没那么紧张了,钱也没那么多了,花钱的地方去的少了,剩余的时间就用来读书和反思了。
老子[lǎo zǐ],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著的《道德经》,有多个版本。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甲乙本,河上公本,严遵本,王弼本。现在的通行本以王弼本为主。
我看了下各大平台的《道德经》课程,不管大陆的还是台湾的学者做的大众讲座,基本都是以王弼本为主。
王弼(227年~249年),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哲学家
王弼是何许人?王弼是三国曹魏时期的人,是个天才,死于23岁。他在现在的大学生本科毕业的年龄,就死于一场突发的疾病,但留下了流传至今的两本著作,一本是道德经的注,一本是易经的注。直到现在为止,王弼在这两个领域还是大牛,不管是台湾的傅佩荣、曾仕强,还是大陆的学者在讲解《道德经》时,引用的最多的还是王弼的注解,相当于这个领域的官方学术观点。
然而,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甲乙本,到现在有半个世纪了,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的版本,甲本不避讳邦字,乙本不避讳恒字,对应西汉的时间是比较确定的,那是比王弼早三四百年的版本,显然比王弼的版本更接近于原版,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了,为何学者们都少采纳帛书版的版本,而还继续沿用之前的通行版?
早
年我读《道德经》,由于信息壁垒的原因,也是沿着王弼本一路读下来的。这些年由于知识平台的开放,可以接触更多的信息渠道,才会去关注帛书版的《道德经》讲了啥,这一看不要紧,发现自己以前理解的《道德经》不仅有偏差,还有不少是相反的意思。
原来我们在一路的学习中,古人已经有意识地挖了些坑,这还真不能怪抄写的问题,有些篡改只能用故意和明目张胆来形容。我相信那些讲课的所谓国学大师,不可能不察觉,不可能没有异议,那他们为什么不指出来,让更多的民众学习时能了解原意呢?是利益驱使,还是维护国学的传统观点?
今天我们来聊聊帛书版的《道德经》在哪些方面被后人篡改了,或者哪些是有可能抄错了。
1
首先谈第一处关键的篡改,帛书版《道德经》第十四章,“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在通行版《道德经》里变成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这处的改动,大概率是西汉之后的儒者做的大手术。因为抄是不可能抄错的。而法先王的崇古之道,则是儒家的核心宗旨。这里的修改,大大改变了道德经的内涵。在此章里,老子说,“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道是无形无状的,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那只能是把握住当下经过的样子,用来驾驭当下的现实。由此得知事物的规律,进而去认识道。
改为执古之道,一字之差,老子的道家在古今的观念上,则看齐了孔孟。
2
再来看帛书版《道德经》和通行版《道德经》的第二个重大差异。
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曾经激励过很多代中国的读书人。也让许多天生资质一般的人直到中年还怀抱着自己终能成大器的梦想。比如我,在没看到帛书版《道德经》里的“大器免成”,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可能是大器晚成的,说不定哪天就直上青云,笑傲人间。
帛书版的原文道德经第41章是这样的: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不用解释,应该都理解无碍。之所以免会变成晚,那也不是一句抄错就能搪塞过去的事。大器免成,那是符合道家的天道,不需人为加工。大器晚成,则是儒家强烈的入世精神,吾日三省吾身,上下求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由大器晚成,我联想到了快手早年的奇葩视频,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精卫填海,铁杆成针。大器晚成这个观念延续发展出来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塑造起到了非常大的规训作用。多少人的一生,被埋没在了这样的教导里。
3
除了这些篡改外,还有明显的误读。我们小时候都被教导,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也是历代的知识分子故意曲解的。尤其是第二句,作为批判帝王的经典被教育多年。
事实上,这并不是老子的原意。“天地无所谓仁,它不显现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它不显现仁爱,对待百姓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4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从小读到中年,既熟悉又陌生。我敢打包票,绝大多数的人至今还是这么理解:治理大国,就像烹饪海鲜一样容易。
字面上的理解,一点都不违和。
事实上,跟它原本的含义差之千里。烹饪小鱼,如果不断翻搅,就会出现鱼断裂,变成碎片粉状。老子在这里的意思是,治理国家,需要谨慎节制,不可随意人为干预,需要像烹饪小鱼一样耐心。
5
道德经的第一句,也是明显的误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经典。
但它原文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恒变为常,多数人把常理解为通常,寻常,完全改变了恒的原意,恒久不变的意思。
道德经一开始要教导大家的是,“有欲无欲,同出于人;有名无名,同出于道。”它们虽然定义不一样,可讲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它们互相缠绕,来回切换,无限延伸。这种形态,是我们认识天下万物的路径,也是道生天下万物的神妙之门。
老子的意思是,道虽然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但它本质都是同一个道理。但通行版的道德经,把道变成了玄之又玄的玄学,从此道蒙上了神秘面纱,可望不可及,从此远离大众。
6
帛书版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通行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后世的人以这章和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建立了关联。实际上,负阴而抱阳,是背于幽而不测之阴,向于明而可见之阳。通过中气维持生命之和。
以曾仕强为典型,说易经是万经之首,孔子《论语》从正面,父强的层面去阐释,老子《道德经》从反面,母柔的层面去阐释,我总觉得有牵强附会之感。
道德经里提到阴阳的只有这一句,如果《道德经》跟《易经》的关系这么承上启下,为何不见其他地方详细阐述呢。
国学研究者总喜欢建立大体系,把原本不相干的经典串起来,可惜经典不是羊肉串,人为串起来并不能形成一个整体。
7
帛书版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在通行版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这个地方就不是篡改,是塞进了些后来人的想法。
多了周行而不殆,把道变成有开端和结束的周期运行,周而复始,这是完全歪曲了道的本意——没有起点和终点,没有生灭。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几十年前,不少学者围绕“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把老子树成了唯物主义哲学家。这真的能震得老子掀掉棺材板,大骂这些不学无术之徒,道是物质的,那还能不生不灭,无开端无终点吗。
8
帛书版第三十七章,“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通行版改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这里的改变是更直观的,君王原本守的是无名之道,改了之后变成无不为之道。这会被理解为君王无所不为,无所约束。歪曲的意思昭然若揭。
很显然,这里也是后代的知识分子通过篡改给老子挖了个大坑。
9
《道德经》里对统治者提出的类似忠告比比皆是。
比如“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号召君王能有如容天下的胸怀。
再比如,“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民众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民众亲近他并赞美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民众恐惧他。最差的统治者,所有人都侮辱谩骂他。
在这里,老子把儒家的明君放在了第二等级,法家的君王放在了第三,暴君放在了最后。观照历史,历代统治者都能找到恰当的位置。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从未出现过。
最后再说一条后人给老子抹黑的章节。
道德经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这一章,被历代的儒家学者们大做文章,把老子塑造成反智的立场,愚民弱民。把老子学说跟民众做对立,谁会得到最大好处,是很明显的事。
这完全是一种抹黑的行为,其实老子是说,君王不要觉得自己圣明和智巧,放弃这些自以为是的想法,民众就能得到百倍的好处。放弃仁和义的念头,民众就会重新恢复孝和慈。
阅读经典,也是重新梳理历史的过程。对于这样一部影响了中国人2000多年的经典巨作,我们当然要学习它最有影响力的释义,也要尽力去了解作者最初始的意图。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一定和我一样有所收获。
老子说,道法自然,万物自宾。
深入学习经典,做一个心灵自由行为自律的现代人。
"《老子》流传最广的那些句子,意思大都是错的"这句话是错的。帛书本更接近老聃本意。通行本与其说反映了老聃的思想,不如说更多反映了王弼的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行本是错的。王弼的思想与老聃的思想不同,并不意味着王弼是错的。王弼的思想能够广泛流传千年,而帛书本流传不广,这足以使我们有理由推定,王弼的思想比老聃的思想发展水平更深刻,正如郭象的思想比庄周的思想更深刻,朱熹的思想比孔子的思想更深刻。
這個話題三言兩語很難説清楚吧?余早年做過一些考究。這裏是相關鏈接:https://www.amazon.com/s?i=stripbooks&rh=p_27%3AThomas+Zyngard&s=relevancerank&text=Thomas+Zyngard&ref=dp_byline_sr_book_1
https://mstongmstong.blogspot.com/2014/08/blog-post.html?view=sidebar。謹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