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泳夏 | 在這裡生活,沒民主,有自由(from 消失的香港)
在這裡生活,沒民主,有自由
在講香港故事時,還有一句話很常提及:「沒有民主,只有自由。」香港式的自由相當知名,很多學者都說當地的空氣不一樣,這裡的空氣指的是自由。我一開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等到離開後才明白,生活在那裡有一種舒適感。我仔細分析其源頭,卻發現只有自由。
香港(英國)政府實現人類對自由的根本欲望,而自由是發揮人類能力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為你鋪設好設施,讓你能盡情施展本事。企業的成長與其活動的自由程度息息相關,要給企業多大的自由,是所有政府都很苦惱的事,因為經濟數值的漲落,取決於企業的事業計畫或活動範疇的擴張。
有個數值叫「經濟自由度指數」(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代表該社會的自由和開放程度,直到2010年為止,香港的經濟自由度指數還位居世界首位。讓人能盡情發揮本領,是資本主義的基本框架,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得到認可,並將其運用在現實中,再把成果平均分配給整個社會,這種良性循環就是資本主義的理想。
香港式的尖端資本主義打下如此根基,「只要不推翻或攻擊政府,你的想法和你想說的話統統會被允許!」香港政府自始至終以「積極不干預」為傲,而這也是象徵香港式自由的口號。在英國殖民時期,經濟官員們經常稱其為小政府,代表政府不會多加限制和干涉,全權交給人民負責。
居住在美國的香港學者周蕾(Rey Chow)曾說:「經濟是香港意識的一部分。」經濟學大致分為兩種主張,其一是政府應積極干預市場,其二則反之,希望盡可能減少干涉,交給市場機制決定。在1841年英國宣布香港成為零關稅自由貿易港時,就是受到英國古典經濟學派(Classical economics)的影響,盡量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干預。
從一開始,香港(英國)政府便期待人們能盡情發揮,首先當然要具備完善的制度,也要有近代化的精神當作後盾。很多學者認為,其基礎就是英國式的自由主義和理性。然而,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大家再次認知到支配行政的是政治,行政吸納政治的時代已逝,政治支配行政的時期已至。香港回歸後,當地公務員只關注中國政府,而中國政府也強調,只有熱愛中國的「愛國者」才能成為香港領導人。
香港公務員現在得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宣誓效忠。政治傾向早已成為人事標準,而非能力。從2021年4月起,政府將拒絕宣誓的129名公務員免職,到了7月,區議會有一百多名議員辭職。根據2023年7月的新聞報導,有超過3,800位公務員辭職,這是香港回歸以來的最高峰,也開始有新聞批評行政空缺和紀律鬆散。越來越多企業撤離或準備離開,這意味著企業自由度正在縮減。畢竟最近在香港,比起行政或制度,更重要的是政治理念。
中國全新的人海戰術
影響一個人國家意識最深的,就是基因和環境。由於自己無法選擇基因,所以環境決定了人。中國人生活在中國,香港人生活在香港,兩者各不相同。韓國俗話說:「河溝裡生出了龍。」這句話的意思是,河溝裡真的很難出現龍,同時,河溝指的是社會經濟條件。
馬克思的社會結構理論將此點建構成理論。他認為,以經濟為代表的底層結構,決定了包括意識型態在內的所有上層結構,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絕對信奉的金科玉律,中國政府希望能以經濟將香港統一。
首先,2003年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簡稱CEPA),讓香港生產的產品以零關稅進入中國市場,香港投資客也能得到優惠。
目前已完成的建設有:廣深港高速鐵路(2010年)、港珠澳大橋(2012年)等。2023年,香港政府公布將廣東省和港澳連接成一個經濟帶的「粵港澳大灣區」計畫,並提出具有文化統整方向的政策,讓廣東、香港、澳門組成一個文學聯盟,進行文學作品的交流……現在,香港文化正在融入廣東省的文化中。
其中一項就是將中國觀光客「送到」香港,並藉此展示中國的實際消費力量。這始於2003年香港SARS風波,在SARS爆發後,香港的經濟狀況嚴重惡化,中國政府決定大舉派送中國觀光客幫助香港經濟,曾一年送了7千萬名遊客,這是他們為了向香港、臺灣和其他國家展現中國經濟實力所使用的方法。
想想首爾明洞就能知道,當初中、韓因薩德問題引發矛盾時,曾明令中國遊客禁止訪韓。中國政府不僅可以隨心所欲控制觀光客,也能為了「馴服」外國而限制國民旅遊。這就是中國在經濟方面使出的人海戰術。得益於此,香港旅遊業、商店、餐廳等,陸續大發利市。中國人開始購買房地產後,香港房地產市場也逐步恢復穩定。
從中國政府的立場而言,他們之所以「送」觀光客過去,目的是刺激香港經濟(事實上是提高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度),也是讓港人認知到國家力量和存在的最有效方法。他們堅信,透過附帶的經濟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香港固執的國家認同。只要讓你吃好喝好,你的倔強便會跟著消失。
不過,經濟不能支配一切,個人認同無法輕易被撼動,香港的地區認同也無法隨心所欲被掌控,因為還有自尊問題。
2003年起,中國出現劣質奶粉事件,當時發現原來嬰幼兒吃的奶粉,只是一款毫無營養價值的固態飲料,長期食用可能引發頭部發育異常的大頭娃娃症狀,更嚴重還會致死。然而,由於中國政府控制媒體且採取消極態度,所以只有部分人士知情,不知道的人依然被蒙在鼓裡,假奶粉依然不斷在市面上販售。最終到2008年,才爆出數十名嬰幼兒死亡、數萬人受害的毒奶粉事件。雖然已經公開處決相關人士,但直到2021年為止,還是到處傳出有人生病的消息。
這件事使得中國人紛紛從世界各地購買奶粉,香港便利商店和超市等地的奶粉全被一掃而空,甚至延燒成不信任中國生產的所有食品,而能輕易購買到可靠產品的地方──正是距離最近、被稱為「國外」的香港。不僅是個人,就連代購商也湧入香港。
2000年起,香港媒體開始流行蝗蟲一詞,這是對以購物、旅遊、生育或移民為目,從而入境香港的中國人的貶義稱呼,將中國人比喻成榨取、搶奪他人利益的蝗蟲。
其中,還包括產婦。去香港生產,已然成為中國孕婦間的一種時尚。由於香港採取屬地主義,因此嬰兒在當地出生後,便能獲得居留權。不僅如此,同樣採取屬地主義的美國和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都因遠赴海外生產的中國孕婦感到頭痛。
為了獲得先進的教育和醫療福利,每年有數萬名中國孕婦到香港生產。以2010年為例,有32,653名「雙非」嬰兒在當地出生,這數字比2001年增加五十倍之多,2011年,則有4萬名孕婦(隔年起被禁止)。港人對此相當憤怒,這些中國人沒有納稅卻只想享受福利,而自己有需要時卻無法使用病床。
中國政府明知道港人不滿,卻長期置若罔聞。在當地到處都能聽到類似傳聞,說這種現象是中國政府為了接管香港所展開的新人海戰術,再加上中國人有著強大的消費力,因此香港購物中心偏愛中國遊客,反而歧視本地人,他們的不悅正在逐漸沸騰。
我的香港朋友也經常唉聲嘆氣道,自己連便利商店也無法想去就去,白天去時,中國人潮大排長龍,晚上再去時,想買的東西早已被一掃而空。
從2015年起,香港人開始與「水貨客」發生衝突,起初他們會對在便利商店前整理代購物品的中國人說:「回去!別來了!」後來,開始出現團體行動。如果在社群網站上發布現在香港某處有很多中國代購商,那麼就會有數百名香港人過去予以威脅,往往要等到警察出動才能平息。
有個心理學名詞叫「群體內偏好」(Ingroup bias),是指人們傾向對於自己所屬的群體(內團體)做出更友善的協助行為。中野信子說,之所以會覺得我們歧視別人或被歧視,是由於對內團體或外團體的偏見,一味的指責對方差勁或愚蠢,並無法解決問題。他還警告說,如果沒有保持警醒,每個人都會對親近的人寬容,對其他人則採取嚴厲的態度。也就是說,對內團體的人進行寬和的評價,對外團體的人則進行嚴苛的評價。
回歸,如今對香港人來說,意味著生活中的實際不便,此印象已經深植當地人的心中。如果要說什麼是香港回歸中國後的最大悲劇,我認為莫過於此。這也讓我想到,在分析英國脫歐等歐盟危機時,難民流入所帶來的生活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