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琪轩 | 政治经济学的智慧
政治经济学的智慧
作者: 黄琪轩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经典传承与当代回响
出版年: 2025-5-31
页数: 812
定价: 148元
装帧: 精装,内文80克好纸
丛书: here此间学人系列
内容简介
“政治”与“经济”二者自古以来就相互交织。在政治经济学这块学术领地上,一直不乏最聪明的头脑辛勤耕耘。从斯密到哈耶克,从马克思到巴兰,从汉密尔顿到李斯特,从凡勃伦到诺斯,先哲先贤纷至沓来。他们围绕“竞争与合作、贫困与富裕、强大与弱小、平等与分化”这四组问题,分别从个体、阶级、国家与制度出发,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探索,揭示出别具一格的智慧。这些年代久远的智慧常常周期性地重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
本书向读者呈现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传承及其当代回响,并通过“古今融通”、“中外融通”、“方法融通”以及“学科融通”来实现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大融通”。“道不远人”,时至今日,我们仍能通过寻踪历史脉络,传承先贤智慧,解决时代难题。
大量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细致生动的分析,一部非常难得的专著型教材。(赵鼎新)
确是一种极为奇特和有趣的书:它的每一章节都是一个问题。(张宇燕)
有趣味,有故事,有困惑,有让人大呼痛快的分析,以至于我一打开书就忍不住一页页读下去。像这样的著作,这些年来似乎就这一本。(耿 曙)
赵鼎新、张宇燕、王正毅、傅 军、朱天飚、田 野、耿 曙、包刚升、李 巍、刘 丰等倾情推荐
50个问题:每一节都是一个问题
四个视角:个体、阶级、国家、制度
四组问题:竞争-合作、贫困-富裕、强大-弱小、平等-分化
四种融通:古今融通、中外融通、方法融通、学科融通
50个问题(每一节都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欧洲人长高了?
为什么日本人的幸福感下降了?
为何美国宁可遭受损失也要禁止技术出口?
为何苏联要生产过时的计算机?
为何英国能在战争中借到更多的债?
为何曾领先北美的拉美国家落后了?
作者简介
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国技术竞争、政治经济学与国家安全。主要著作有《大国权力转移与技术变迁》《政治经济学的智慧》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一 如何分配稀缺资源? /
二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
三 为何要“走进”政治经济学经典? /
四 为何要“走出”政治经济学经典? /
五 政治经济学经典如何观照现实? /
第二章 古典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斯密与马尔萨斯 /
一 为什么欧洲人长高了? /
二 为什么苏联的分工劳而少功? /
三 为什么英国在海外殖民中后来居上? /
四 为什么美国信教的民众比欧洲多? /
五 为何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 /
六 为什么人类暴力水平呈下降趋势? /
七 为何生活在1800年的英国人比他们祖先
更穷? /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潮流:哈耶克与弗里德曼 /
一 为何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如此普遍? /
二 为何市场垄断者没有漫天要价? /
三 为何美国的医疗价格居高不下? /
四 为何西方的援助收效甚微? /
五 为何当代美国高科技与低生活质量并存?
/
六 为何苏联计划经济会导致其政治变迁? /
第四章 理性选择的政治经济:奥尔森、布坎南等人的贡献 /
一 为何美国总统选举中投票人数下降了? /
二 为什么美国的债务居高不下? /
三 为何赤道几内亚的居民喝不上洁净的饮用水? /
四 为何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 /
五 为什么美国食糖价格是其他国家的两倍?/
六 为何政府为食糖厂商损害广大选民利益?/
七 认同、公平感是否会影响理性选择? /
第五章 马克思与政治经济学中的新视角 /
一 为何巴西工人没能从“经济奇迹”中受益?/
二 为什么日本人的幸福感下降了? /
三 为何19世纪末的麦金利能赢得选举? /
四 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率为何呈下降趋势?/
五 为何资本主义国家增长与分化并存? /
六 为何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受经济危机困扰?/
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的跟随者:希法亭、列宁等人的贡献 /
一 为何美国对金融集团一边放任一边救济?/
二 发达国家为何再度实施贸易保护? /
三 大规模国际投资是否导致了战争? /
四 为何冷战后美国军费仍居高不下? /
五 为何18世纪的印度会出现“去工业化”
趋势 /
六 为何历史上巴西经济奇迹一再中断? /
第七章 政治经济学中的国家视角:李斯特与汉密尔顿的遗产 /
一 非洲为何没有演化出现代经济体? /
二 为何巴西大农场主缴纳很低的税? /
三 为什么历史上大国曾要靠军队讨债? /
四 为何英国能成功塑造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五 为何世界重大技术呈现周期性变迁? /
六 为何美国宁可遭受损失也要禁止技术出口?/
七 为何苏联要生产过时的计算机? /
八 为何美国能在19世纪末成为制造业大国?/
九 为何空中客车能占据世界民用航空业半壁
江山? /
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中的制度视角:从凡勃伦到诺斯 /
一 为何海外侨民会增加母国的跨国投资? /
二 为何英国能在战争中借到更多的债? /
三 为何19世纪末美国企业垄断与降价并行
不悖? /
四 为何拥有大量房产的第三世界却陷入贫困?/
五 为何《宅地法》成功推进了美国经济成长?/
六 为何收入停滞的美国人要建更大的住宅?/
七 为何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
八 为何美元能成为国际关键货币? /
九 为何曾领先北美的拉美国家落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