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 | 新清史滿學四書
編者按:台灣學者蔡偉傑在《美国“新清史”的背景、争议与新近发展》中提到:
关于美国第一代新清史的代表作跟特征,一般我们会以盖博坚的一篇综合书评里面所介绍的满学四书为代表。这四本书分别是罗友枝的《清代宫廷社会史》(这本书的新版中译本改名为《最后的皇族》)、柯娇燕的《历史透镜》、路康乐的《满与汉》,以及欧立德的《满洲之道》。
為此,波士頓書評特別介紹這四本書,其中有兩本已經翻譯成中文。
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
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 作者: (美)羅友枝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6/01 語言:簡體中文 目錄 鳴謝 緒論 第一部分 清代宮廷物質文化 第一章 宮廷社會 第二部分 清代宮廷社會結構 第二章 征服者精英與皇親 第三章 家族政治 第四章 皇家女性 第五章 宮廷奴僕 第三部分 清代宮廷禮儀 第六章 皇權與對儒家禮儀的實踐 第七章 薩滿教和藏傳佛教在宮廷 第八章 私人禮儀 結語 附錄一 清朝皇帝和皇室祖先表 附錄二 皇室王公爵位表 參考文獻 索引 插圖目錄 圖一 清代北京重要的祭壇和區域頒佈圖
羅友枝 | A Translucent Mirror
A Translucent Mirror 作者: Pamela Kyle Crossley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副标题: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出版年: 2002-4-16 页数: 417 内容简介 In this landmark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s of 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China, Pamela Kyle Crossley traces the ways in which a large, early modern empire of Eurasia, the Qing (1636-1912)…
路康樂 | 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系與政治權力(1861—1928)
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系與政治權力(1861—1928) 作者: [美]路康樂(Edward J.M.Rhoads) 原文作者: Edward J.M.Rhoads 譯者: 王琴 劉潤堂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考察了慈禧太後和載灃如何處理梁啟超在1898年提出、隨後又成為革命派宣傳攻勢之靶子的滿漢關系問題,從而為晚清朝廷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特別是1907年夏天滿人巡撫恩銘的被暗殺,促使慈禧太後全面審視滿漢關系問題。她(後來是載灃)試圖通過縮小少數滿人與多數漢人之間的大量差異來平息革命者的抨擊。然而,他們同時還進行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強化皇權”的努力,這又大大削弱了他們改善滿漢關系的成就。朝廷強化皇權的長期努力始于l861年恭親王奕訴被任命為軍機處大臣…
欧立德 | The Manchu Way
The Manchu Way 作者: Mark C. Elliott / 欧立德 出版社: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出版年: 2001-3-15 页数: 608 内容简介 In 1644, the Manchus, a relatively unknown people inhabiting China’s rude northeastern frontier, overthrew the Ming, Asia’s mightiest rulers, and established the Qing dynasty, which endured to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