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茂琴 | 有裂隙的自由鐘
來到賓州首府費城,除了獨立廳,不應錯過的自然是自由鐘。
自由鐘展廳和獨立廳相距不遠,斜對而望。與獨立廳不同,自由鐘展廳無需預約,不限制人數。按預約時間參觀完獨立廳後,我們沿著獨立廳前的街道信步來到自由鐘展廳。
去自由鐘展廳參觀的人很多,照例要安檢。我們這些從波士頓小村莊來的人剛剛經過了獨立廳的安檢大陣仗,於是對自由鐘展廳的安檢總算有些適應,只是心裡還有些嘀咕:至於嗎?
不過自由鐘安檢處的黑人姑娘很快給了我一個好印象。她面帶微笑,用普通話問候, 並示意我手中的東西,說:可以放在包裡。她的普通話引起了孩子們的驚奇,也讓我們心生愉快,畢竟是放自由鐘的地方啊,果然多元開放。
自由鐘安檢處也是自由鐘展覽的開始,抬頭即見自由钟銘文:Proclaim Liberty Throughout All the Land Unto All the Inhabitants thereof" (直到各方土地上所有居民均宣告自由)。銘文出自聖經利未記(25:10),而利未記主要記載的是摩西律法,是猶太人出埃及獲得自由後摩西自西奈山領受並傳授給猶太人的律法。這句在鑄鍾之初就銘刻在上面的話,似乎冥冥中與自由與法度有了不解之緣。
到達自由鐘真身之前,是一路關於自由鐘的緣起、誕生,命名,以及此後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彷彿某塊棄之不用的銅鐵來到人間歷劫,終成歷史的見證者、激發者。
自由鐘由賓州議長諾里斯( Isaac Norris)訂製於1751年,原因據說有二:1)紀念賓州(Pennsylvania)的創立者威廉·潘恩(William Penn)頒布《特權憲章》50週年(1701-1751)。2)費城乃賓州首府,新建議會大廈(即現在的獨立廳)需要一口宏亮的新鐘,以召集民眾,宣告重大事件。
一 自由鐘與潘恩的《特權憲章》
賓州(Pennsylvania)之名來自Penn 和Syvania,前者是威廉·潘恩(William Penn)的姓,後者是拉丁文,意思是“woods”,“樹林”。此地此名乃英王查爾斯二世(King Charles II)於1681年所賜,賜給威廉·潘恩,償還他欠威廉·潘恩父親的一筆巨款。因此,與英國其他北美殖民地不同,賓州的土地所有權並非英王所有,乃威廉·潘恩所有,是潘恩的私有財產,或許Pennsylvania翻譯成潘州更恰如其分?
威廉·潘恩何許人也?生為貴族,長為逆臣,心向“內在光明”,行則“天下為公”。他出生於英國國教聖公會貴族家庭,卻成為堅定的貴格會(The Quakers)教友,只遵從來自於上帝的“內在光明”,認為不需要教堂和神職人員,拒不向包括英王在內的任何人宣誓效忠,被視為對英國國教和王室權威的挑戰。他被牛津大學開除,多次入獄,甚至有一次連帶陪審團一起入獄。即便在監獄,他依然堅持寫作,批評政府、教會與司法系統,為自己的信仰自由辯護,典型的“煽顛”人士,是英王的眼中釘。只是英國的法律讓英王有苦難言,又無力修憲,只好賜給這個“反貴”(反動貴族+貴格派)一塊海外殖民地,一則還債(貴為國王不能以腐敗之名抄家沒收財產也實在窩囊),二則打發反貴們趕緊離開,別蠱惑人心、動搖他的統治基礎。威廉·潘恩呢,也趁此機會為追求宗教自由和精神聖潔的教友們開闢一方淨土。
潘恩出獄後即乘船前往美洲殖民地,1682年到達賓州,開始了新天新地的建設。他會見賓州的印地安人,訂立合約,用金錢而不是用槍砲購買下他們擁有的土地。他將賓州的首府命名為費城(Philadelphia),即“弟兄友愛”之城(Philadelphia :希臘語,adelphos,意為“Brotherly”,Philos ,意為“Love”),歡迎貴格會教友和其他一切遭受迫害的基督教異見者前來定居,希望不同宗教信仰者可以在此地和平友愛共處。至1684年,將近7000名貴格會教友在賓州定居。1682年,他親筆撰寫了《賓夕法尼亞施政大綱》(Frame of Government of Pennsylvania ),授權賓州建立代議制立法司法機構,保障居民私有財產、企業自由、新聞自由、陪審團審判和宗教寬容等權利。(https://avalon.law.yale.edu/17th_century/pa04.asp)。
1701年,潘恩簽署了《賓州特權憲章》(Pennsylvania Charter of Privileges),賦予民選議會以立法權,取消法庭的立法權(當時殖民地的立法權一般在州長或法庭),削弱州長權力,從而形成三權分立的政府。此外,《賓州權利特權憲章》還賦予公民一些基本自由權,尤其是宗教信仰自由和犯罪嫌疑人可在審判中傳喚證人作證的自由;禁止以稅收資助教會,進一步加強政教分離,讓宗教免於被政治污染,真正成為個人良心的自由追求。
自由,保障公民的個人自由,深植於潘恩的精神之中,深植於他創立的賓州權力構架中,尤其彰顯於他簽署的具有憲法效力的《特權憲章》中。這口州議會大鐘,當時即為紀念潘恩簽署的《特權憲章》而誕生。
二 自由鐘的裂隙與成名
正如自由之路總是坎坷的,自由鐘的鑄造、修復與得名也一波三折。
1 州議會大廈老鍾
新鍾第一次試敲就被敲裂。由於路途遙遠,退貨艱難,費城兩名本地工匠約翰·帕斯(John Pass )和約翰·斯托(John Stow)於是自告奮勇,先後兩次重鑄。第一次重鑄後於1753年3月在公眾面前隆重試敲,結果聲音如同煤斗相撞,遭公眾嗤笑,於是帕斯和斯托當即拿走大鐘再次重鑄。3個月後,1953年6月,大鐘再次敲響,這次被公眾認可,從此安放在州議會大廈(即現在的獨立廳)之上,承擔起通知賓州議員或公民重大事務的職責,比如通知議員開會和通告公民重大新聞。由此之故,該鐘在當時的名字是州議會大廈鐘,或州議會大廈老鍾(因為賓州議長諾里斯擔心這口鍾再出問題,又鑄造了一口姊妹鐘備用)。
2. 獨立鐘
20年後,有誰知道,美洲殖民地獨立的號角吹響呢?據說,1774年大陸會議、1775年列克星敦(Lexington)和康科德(Concord)戰役,這口州議會大廈老鐘都曾敲響,昭告賓州居民。1776年7月8日《獨立宣言》公布後,議會大廈老鐘首次為美國獨立而敲響。雖然歷史學家們對此表示懷疑,認為缺乏證據支持,但是這口老鐘已經成為美國宣布獨立的象徵,成為美國的集體記憶,並由此獲得“獨立鐘”之名。1777年7月4日,美國獨立一週年之時,獨立鐘敲響。對於這次鐘聲是否響起,歷史學家們沒有疑義。
3. 自由鐘
3.1 為廢奴運動而鳴的自由鐘
大約90年後,彷彿預示著又有大事發生,老鐘又出現了一條細縫。至於老鐘何時出現了裂縫卻是一個謎,有的說是19世界20年代末,有的說是30年代,有的說是40年代,而原因也是眾說紛紜,各種傳說。不過,這次修補的時間是知道的,1846年,但修補失敗,細縫變寬,最終留下永久性裂隙,這成為自由鐘的獨特標誌,彷彿自由注定要通過痛苦的分裂甚至戰爭才能獲得一樣。
這口見證殖民地人民擊敗英國政府、脫離英國而獲得自由獨立的老鐘,這次,遇到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廢奴運動。廢奴主義者在這口老鐘中獲得了靈感和力量,賦予這口老鐘以新名 “自由鐘”,希望它為美國廢除奴隸制度、全地全民獲得自由而長鳴。
廢奴運動似乎冥冥中與費城與自由鐘命中注定精神相通,密不可分。隨著時代變化,渴望獲得平等自由權的公民範圍在擴大,銘刻“所有居民均宣告自由”大鐘被抬上歷史舞台。
1835-1837年,紐約反奴隸制協會(New York Anti-Slavery Society) 推出的月刊《反奴隸制紀錄》(The Anti-Slavery Record)。在1935年第二期《反奴隸制紀錄》中, 費城人熟知的這口老鐘(old bell)首次被稱之為“自由鐘”。在以自由鐘(The Liberty Bell)為標題的一段文字中,威廉姆斯(R·G·Williams)寫道:“鐘上的銘文有點像是一個預言:‘直到各方土地上所有居民均宣告自由’。費城的解放者們,難道不希望自己活著聽到這同一口鐘——在這片被垂青的土地上所有居民在事實上均宣告自由——而發出鳴響嗎?因此,這鐘並未遵守它的銘文,當所有居民中的六分之一還活在淒慘的奴隸制中時,它發出的鐘聲就是一種嘲諷。” 1837年,紐約反奴隸制協會月刊《自由》(Liberty)將自由鐘“宣告自由”(Claim Liberty)的畫像印在封面,這是這口州議會老鐘首次以自由的標誌性形象出現。
但“自由鐘”之名真正嵌入美國人意識並聞名天下得益於廢奴運動的偉大推手:波士頓媒體人威廉·勞埃德·加里森(William Lloyd Garrison )。加里森是堅定無畏的廢奴主義者,也是女權主義者。1831年,加里森創辦廢奴主義周報《解放者》(Liberator),表明自己廢奴立場將毫不妥協、勇往直前。這份週報他堅持35年,共刊發1820期,一期未斷,直至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奴隸制廢除才宣告停刊。1832年,加里森創立新英格蘭反奴隸制協會,第二年,與在紐約經商的麻州老鄉阿瑟·塔潘(Arthur Tappan)共同創立美國反奴隸制協會(1833-1870;American Anti-Slavery Society)。至1840年, 全美反奴隸制協會分會已多達2000個,會員15-20萬人。擁護奴隸制的人對他恨之入骨,在喬治亞州,有人懸賞5000美元(價值現在15萬美元)要他項上人頭。在1939年的《解放者》上,加里森重印了波士頓廢奴主義者的小冊子,其中有一首H.R.H. Moore 所寫的名為《自由鐘》的詩。這首充滿激情甚至煽動性的詩吶喊出時代的正義之音,深深觸動了人們的良知之弦。於是,這口歷經滄桑的州議會老鐘從此得名“自由鐘”,不斷被廢奴主義者們以此相稱,傳達廢除奴隸制度讓一切人得自由的理念。
讓我們欣賞一下其中一小節令人熱血沸騰的詩句:
Ring it, till the slave be free, 敲響它,一直敲到奴隸得自由
Wherever chained, wherever chained; 無論被縛何方,無論被縛何方
Till Universal Liberty 一直敲到普遍的自由
For aye be gained. 永久性獲得
Ring it, till the young arise 敲響它,一直敲到年輕人起來
To Freedom's fight, to Freedom's fight; 為自由而戰,為自由而戰
Spring gladly toward the kindling skies, 歡快地躍向點亮的天空
All clothed in light. 一切沐浴著光明
1939,波士頓廢奴主義女性團體“自由之友”(Friends of Freedom)創立自己的文學雜誌,發表反對奴隸制度的文學作品,取名《自由鐘》。從1939年至1958年,《自由鐘》持續將近20年。遠在大西洋另一端的女作家伊莉莎白·勃朗寧曾兩度在《自由鐘》上發表強烈反對奴隸制的詩歌。起初,伊莉莎白·勃朗寧沒指望美國會發表如此尖銳大膽的反奴隸制作品,畢竟當時奴隸制在美國是合法的。1947年2月,伊莉莎白·勃朗寧給自己一位作家女友Mary Russell Mitford寫道:“剛剛寫完一首反奴隸制的歌謠草稿,寄去了美國,我相信肯定沒人印刷,因為我忍不住寫得尖銳了些。如果他們竟然印刷了,我覺得他們比我想的更大膽認真。”沒想到,這些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波士頓女人的確大膽且認真。伊莉莎白·勃朗寧提到的這首詩是 ‘The Runaway Slave at Pilgrim’s Point’ ,刊發在1948年的《自由鐘》(1947年冬季開始售賣)上。八年後,莉莎白·勃朗寧再寄來一首,“A Curse for a Nation”,刊發在1956的《自由鐘》上。
如H.R.H. Moore 所寫的”自由鐘“那首詩所預言的那樣,二十多年之後,自由的鐘聲終於把年輕人敲醒,起來為自由而戰。1861-1865年,四年內戰之後,全美奴隸制廢除,奴隸們獲得自由。為此,美國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南北雙方共犧牲大約62萬人,超過了此前美國參與的所有戰爭(獨立戰爭、1812年戰爭、墨西哥戰爭、美西戰爭、一戰、二戰和韓戰)犧牲人口的總和,而領導這場偉大戰爭並取得勝利的林肯總統也於1865年4月14日遇刺身亡。林肯總統遇刺後,美國舉行了隆重的火車旅行葬禮,由白宮送回他的故鄉伊利諾州春田市安葬,沿途在他1861年坐火車去白宮赴任時曾經停頓演講的城市一一停留,供人們致敬、悼念。據媒體曾估計,大約有2500萬人參加了火車葬禮追悼。當葬禮火車途徑費城時,靈車將林肯的靈柩運送到獨立廳,隨後自由鐘被小心地安放於林肯頭部上方,哀悼者可以讀到上面的銘文:“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
3.2 為女性、為更廣自由與獨立而鳴的自由鐘
自由鐘沈默的鐘聲一直在追求自由的人心中迴響。黑奴獲得解放之後,人們又高舉它激勵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權利,激勵世界人民戰勝納粹贏得自由,激勵世界人民反殖民反專制反獨裁爭取自由獨立的鬥爭……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自由鐘前瞻仰、留念,自由鐘不斷被世界各地的人們複製、珍藏。自由之精神經自由鐘之形象傳遞,生生不息。
從自由鐘展廳入口到通向自由鐘真身的路上佈滿圖片、影像和文字,紀錄了自由鐘之為自由鐘不斷被援引被詮釋被賦義的前世今生,也紀錄了自由精神以費城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的過程。當看到達賴尊者與曼德拉的面孔時,還是忍不住唏噓。我想到了Elie Wiesel,為了讓大屠殺悲劇不再重演而投入寫作、演講和教學,被高原的自焚者點燃而親筆給猶太社區寫信,號召非暴力抗議。
但我們,自由的路依然如此坎坷。
自由鐘背對透明的玻璃牆,下午耀眼的陽光穿越玻璃牆照到自由鐘上。自由鐘的裂隙赫然在目,彷彿在訴說自由得來之不易:自由往往不會從天而降,不會由特權者主動恩賜,自由的獲得往往充滿了抗爭、撕裂,甚至流血、犧牲。透過玻璃牆,可見自由鐘與曾經安放它的獨立廳遙遙相對,遙相呼應,令人深思。
自出自由鐘展廳,在夏日灼日的陽光下,彷彿經歷了數個世紀,見證了無數人的悲歡,更見證了不同時空中勇敢的人們前仆後繼,讓自由與正義降臨人間。
願自由之鐘聲響徹世界,直到各方土地上所有居民均宣告自由!
參考閱讀資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41095.html
The cover of the July 1835 edition of The Anti-Slavery Record depicts two scenes: one in which slaves are being whipped, the other in which slaves are being taught to read. The caption beneath the dual image reads, "Which of these systems of education shall we hand down to posterity?" John Hartwell Cocke, a plantation owner in Fluvanna County, was a proponent of educating slaves. This copy of the monthly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nti-Slavery Society belonged to Cocke, whose signature is on the upper left side of the cover.----https://encyclopediavirginia.org/9866hpr-7d6376b64a466e0/
https://repository.wellesley.edu/object/wellesley30328 衛斯理女校館藏《反奴隸制紀錄》
https://www.bl.uk/collection-items/american-abolitionist-literature-magazine
http://victorianreview.org/?p=1849
A Curse for a Nation
Prophecy and Pluralism in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s “A Curse for a Nation”
About William Lloyd Garrison (1805 - 1879) https://transcription.si.edu/project/11766
https://www.pbs.org/wgbh/aia/part4/4p1561.html
http://www-personal.umich.edu/~mdover/website/libertybell.htm
The Liberty Bell
Ring loud that hallowed Bell!
Ring it long, ring it long;
Through the wide world let it tell
That Freedom's strong:
That the whole world shall be free —
The mighty crowd, the mighty crowd —
That the proud shall bend the knee,
The haughty proud.
Ring, ring the mighty Bell,
In the storm, in the storm!
Brothers! It shall herald well
Fair Freedom's form.
Ring it Southward, till its voice
For slavery toll, for slavery toll;
And Freedom's wakening touch rejoice
Both limb and soul.
Ring it o'er the negro's grave!
Ring it deep, ring it deep;
Its tones are sacred to the slave,
In Freedom's sleep.
Ring it, till its startling tones
Thrill young and old, young and old;
Till despots tremble on their thrones,
And their blood run cold.
Ring it, till the slave be free,
Wherever chained, wherever chained;
Till Universal Liberty
For aye be gained.
Ring it, till the young arise
To Freedom's fight, to Freedom's fight;
Spring gladly toward the kindling skies,
All clothed in light.
Ring it, till the bonds of sect
Be torn away, be torn away;
Till every man, as God's elect,
Kneel down to pray.
Ring it, till the world have heard,
And felt, at length, and felt, at length;
Till every living soul be stirred,
And clothed with strength.
– Text of sonnet "The Liberty Bell" by H.R.H. Moore
William Lloyd Garrison's anti-slavery publication The Liberator reprinted a Boston abolitionist pamphlet containing a poem about the Bell, entitled, The Liberty Bell, which represents the first documented use of the name, "Liberty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