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董小姐事件的背景中,這一套反智、打到知識分子和精英的說辭,甚至成為了文革合理的理由,甚至還有許多人在高呼,看來當年是對的呀,應該重來一次。
董小姐事件,表面看似乎是民眾對特權的批評和對公平的呼籲,若是仔細辨認,這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首先,董小姐算不上權貴,真正的權貴似乎根本看不見;其次,流量明星們太懂得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說什麼才是最簡單最安全,獲得上上下下的歡心。
用朋友的話說:中國大陸民粹主義的發展方向就是一群自以為奴隸主的奴隸奉旨造反。由慈父一樣的最高統治者將「公平」恩賜給臣民,作為臣民打倒反對統治階級的知識精英的獎賞,這才是中國式民粹主義的本質。
本文為書評短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在最新一期(5月2日)新聞實驗室會員通訊(838)開篇是肖医生与董小姐:一场网络狂欢——愤怒驱动但又终将消散的流量,难以回答这些问题。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方可成談到了自己的一點觀察:墻內報道與討論此事的空間有多大?
據方可成觀察:
我们从官方发布的辟谣信息中已经知道,董袭莹的爷爷并不是301医院董宝玮教授,她的外公也不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米耀荣教授。
而目前没有被辟谣(或可视为“被默认”)的信息则是:董袭莹的爸爸是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书记、总经理,妈妈是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这样的家庭算是“京城婆罗门”吗?我比较认同王明远在“阜成门六号院”的分析:“这种家庭,在北京的朋友圈中算是标配,他们属于65后、75前的一代,但凡毕业于一个985级别的高校,工作比较勤奋、为人不至于太死板的情况下,都是比较容易达到这级别。这样的家庭在北京至少有数万个,确定说是一个上中产或高知家庭,如果非要说贵,那顶多是富贵,而不能是权贵。”
所以,“董家行为分明就是一个中等家庭善于钻营的典型,董的成长更像是一个虎妈鸡娃,在京城有限资源的高度竞争中,拼命在维护社会地位不下降,甚至是有所上升的过程。这本质是一种平民的逻辑,而不是权贵家庭的逻辑,如果真是上层,会害怕高曝光,唯恐别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像有钱人怕人知道自己有钱,只有没钱人才爱好炫耀以及拼命赚些钱。”
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的原文已经被微信公众平台删除,显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这或许正好证明了:谈论“董小姐”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她本身算不上什么权贵,但是仔细去分析谁才是权贵就触碰到敏感点了。
這一點觀察非常有趣,在中國輿論環境中,可能重要的不是那些大家都在熱烈討論的東西,而是為什麼那些沒有被討論或是為什麼只能討論這些東西。
就是說,其實董小姐算不上什麼權貴,但是要討論誰是權貴就會被刪除。可是若是權貴不能作為靶子,那麼誰才是下一個靶子呢?5月1日,微信公眾號“平原公子”的作者申鵬發表的文章 針扎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知識分子群體很順利成為了靶子。
這篇文章的標題很眼熟,這句話最早出自毛澤東在1964年的一次講話,形容某些地方或單位封閉自守、排斥外界影響的狀態。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毛澤東認為北京市市委不配合其發動文革,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將北京市和北京軍區的主要領導打成「彭、羅、陸、楊反黨集團」。此後,這句話後來被收錄進毛澤東的講話或文獻中,並在文革時期被反覆引用,成為文革政治鬥爭的一個銳器。
在作者申鵬看來:
因为教育和学术,属于真正的“独立王国”,有着所谓“士大夫读书人”群体的共同堡垒,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铁板一块……
這篇文章,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藉機大肆批判公共知識分子群體,用以轉移對特權階級的注意力。醫生被貼上知識分子的標籤,將權力關係導致的腐敗行為替換成知識精英階層與平民百姓的矛盾:統治階級是為民做主的,百姓是欺壓的,而橫在中間的商人和知識精英——資本,才是瞞上欺下的惡人,這套說辭固然是轉移矛盾的一貫手段,然而這套說辭一直以來都有大批擁躉。這篇文章發出僅1天,閱讀量達到6.9萬,點讚4771,轉發3020,紅心1769,打賞117。留言大部分是誇讚這篇有著文革之風的文章。
同時,筆者還發現這套文革時期的小冊子又被拿出來了,並呼喚著文革的幽靈:
在董小姐事件的背景中,這一套反智、打到知識分子和精英的說辭,甚至成為了文革合理的理由,甚至有人高呼:還有許多人在高呼,看來當年是對的呀,應該重來一次。
董小姐事件,表面看似乎是民眾對特權的批評和對公平的呼籲,若是仔細辨認,這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首先,董小姐算不上權貴,真正的權貴似乎根本看不見;其次,流量明星們太懂得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說什麼才是最簡單最安全,獲得上上下下的歡心。
用朋友的話說:中國大陸民粹主義的發展方向就是一群自以為奴隸主的奴隸奉旨造反。由慈父一樣的最高統治者將「公平」恩賜給臣民,作為臣民打倒反對統治階級的知識精英的獎賞,這才是中國式民粹主義的本質。
若是用一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來評價董小姐事件,那麼可以這麼說
董女士只是一條小魚,如果只是把她拋出泰坦尼克號外,扔給那些貪食流量的鯊魚和圍觀的更小的小魚們,豪華巨輪上的權貴們是十分樂意的。如果能引起這些小魚們的自相殘殺,那麼巨輪反而會更安全地航行。但如果有一條魚帶領魚群去攻擊巨輪的話,那當然要被消滅掉了。
Jennifer Yip | Grains of Conflict: The Struggle for Food in China's Total War, 1937-1945
Grains of Conflict: The Struggle for Food in China's Total War, 1937-1945
文章说的很清楚,董小姐家门最多算富贵。而且文章警惕的是文革重生,民粹盛行。立意很好,只是感觉单纯针对这些问题,缺乏力度。应该点透对舆论管控的极权体系之恶。
董小姐若不是权贵,何人是权贵?我们如果对这个爆出来的冰山一角都无动于衷的话,中国还有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