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不暗:抵御恐惧,还是走出洞穴丨2023年阅读笔记(上)
十年前的这时候,突然被下岗,几个月后离开了媒体行业。从那时起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至今正好十年。若干个人说过,阅读是抵御恐惧的武器,但我觉得更恰当的说法来自柏拉图的“走出洞穴”,罗翔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引申出“学习是走出舒适区,修正自己的偏见”,这是很接地气的表达,罗翔近年走红说明这个社会局部还在文明的范畴内。
罗翔的这句话,在上野千鹤子这里是这么说的:有时候,我们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人在40岁左右会形成一个错觉:不论学识还是经验,家庭和工作,都处于巅峰状态,该明白的道理也都明白了。其实这是认知系统开始封闭的标志。怎么从自我认知的洞穴里走出来,比探求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更重要。一个人和国家一样,开放就能保持流动性,封闭就走向偏执和独断。
人在失恋时会变得文艺,社会在萧条时会渴求知识。在投资火爆的前些年,常常会遇见人生得意的朋友问,看这些书有啥用?近年就不一样了,低谷中的朋友开始反思人生,开始回归阅读,“最近闲暇时间多,推荐本书来读读”。
2023年,对于我个人来说,是独特的一年,当年的读书计划到了收官之年。前11个月是纯输入状态,阅读加思考,这种学习是很私人化的,是自己跟自己的交流,但阅读始终还是有公共性的,在人群中发现同好,是个快乐的过程。这一年,新书依然读得不多,还是以经典为主。书和酒一样,需要时间的沉淀,出版三年之后还能不断被提及的书,是值得一读的,阅读层面,赶潮流是不必要的。
毕竟,阅读是少有的不需要和时间赛跑的活动。
01. 恐怖是我的双胞胎
今年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争。从10月开始,陆续阅读了《哈马斯研究》《巴勒斯坦之殇》《巴勒斯坦》,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报道伊斯兰》《文化与抵抗》,以及前新华社记者周轶君写的《中东生死门》。
《哈马斯研究》
作者: 陈天社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7-5-1
页数: 478
《巴勒斯坦之殇》
作者: 拉什德.哈利迪(Rashid Khalidi)
出版社: 馬可孛羅文化
副标题: 對抗帝國主義的百年反殖民戰爭
原作名: The Hundred Years’ War on Palestine: A History of Settler Colonialism and Resistance, 1917–2017
译者: 苑默文
出版年: 2022-1-6
作者: [美] 爱德华·W. 萨义德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Orientalism
译者: 王宇根
出版年: 2019-9
作者: 爱德华·萨义德 / Edward Said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媒体与专家如何决定我们观看世界其他地方的方式
译者: 阎纪宇
出版年: 2009-5
战争最容易把人分成敌对的两个群体。但爆发战争的原因却很复杂。很多时候,无知并不可怕,但无知又很有“正义感”就很可怕了,网上乌央乌央支持哈马斯的,大概率是对哈马斯一无所知的。《哈马斯研究》这本书是国内少见的,相关的学术研究,在中文圈里,暂时没有更好的,这本书可以了解哈马斯从诞生到崛起的全过程。
《中东生死门》
作者: 周轶君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巴以行走观察
出版年: 2017-7
页数: 314
周轶君的《中东生死门》是20年前的一线采访见闻,在今天读来依然置身现场。在加沙的采访有两篇让人唏嘘,《我的女儿是人体炸弹》《空袭过后》,深入到加沙最底层民众的采访,你可以感受这里的人,愤懑、绝望,以及被洗脑的狂热。
理解巴勒斯坦,萨义德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尽管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对他都不太认同。长期以来,萨义德在美国公众层面被认为是一个激进的学者,但今年的阅读,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是一个把民族的痛苦隐忍于理性之中的人,要不然他不会提出一国方案来解决巴以问题。
作者: [以]丹尼尔·戈迪斯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好望角
副标题: 一个民族的重生
原作名: Israel: A Concise History of a Nation Reborn
译者: 王戎 译 / 宋立宏 校译 / 宋立宏
出版年: 2018-9
作者: [英]保罗·约翰逊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品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原作名: A HISTORY OF THE JEWS
译者: 管燕红 / 邹云
出版年: 2021-5
页数: 1032
以色列方面的书,过往看过不少,今年没有专门阅读,推荐阅读:《以色列 一个国家的重生》,《犹太人4000年》。
对于巴以问题,霍布斯说的这句话就像是两者关系的注脚:恐怖是我的双胞胎。
02. 男人就是矫情,甚至不如巴普洛夫的狗
上野千鹤子的书,今年看过的有《女性的思想》《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往年看过的有《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这些是完整读过的,还有几本翻阅过的不在列。
作者: 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日本的女性嫌恶
原作名: 女ぎらい
译者: 王兰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61
能吸引我去阅读上野,是从《厌女》这本书开始,上野展现出一种超越的洞察力,尽管她的批判始终是激进和富有斗争性,但不惹人反感,这是她非常高明之处。性别议题很容易变成两个群体对立的状态,但上野从厌女的跨性别意识,到批判男权转向父权,这是她日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因素。《父权制和资本主义》是上野所有作品里最重要一本,也是最难读的,她的作品都围绕着批判父权制和资本主义这两个主题展开,而且通过这个理念,把之前对抗的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捏合在了一起,足见她的理论和运动的双重能力。中国尚未出现一个像上野这样的女性主义学者,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点是,像上野基本功扎实还能将它转化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很罕见。比如北大某女学者,文章里各种大词,欧美学者出现的不少,但属于生吞活剥的,没有自己的思想。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绿林社 / 能见度
原作名: 家父长制と资本制 ― マルクス主义フェミニズムの地平
译者: 邹韵 / 薛梅
出版年: 2020-3
页数: 281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铃木凉美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副标题: 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原作名: 往復書簡 限界から始まる
译者: 曹逸冰
出版年: 2022-9-20
页数: 304
上野写《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真的把福柯,德里达,萨义德,巴特勒这些人的理论融会贯通了,尤其是用阿尔都塞的再生产理论,批判了东亚传统父权制对女性的奴役和压榨,从理论自洽层面,让人折服。上野深浅皆宜的能力,让她在公众层面获得了大量的粉丝,有晦涩的理论体系,也有特别接地气的公共话语,这方面体现在《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里,还有跟三个北大女生的对话中。
网友总结上野的话:男人就是矫情,甚至不如巴普洛夫的狗。这句话,伤害力比较大,尤其是对狗。
03. 暴力在毛泽东这儿,是革命的产妇
今年中间时段,因为答应朋友做一期汉娜阿伦特的线上分享,给自己挖了个坑,导致不仅重读了几本阿伦特的主要著作,比如《极权主义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论革命》,这几本翻阅为主,还阅读了阿伦特的博士论文《爱与奥古斯丁》,《过去与未来之间》,《人的境况》。
作者: [美]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Human Condtion
译者: 王寅丽
出版年: 2017-4-1
页数: 305
作者: (美) 汉娜·阿伦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译者: 林骧华
出版年: 2014-10
页数: 654
有许多学理论哲学的人看不上汉娜阿伦特,我觉得这是偏见,更是无知,如果看过她的博士论文,就知道她在古典学方面有多深的造诣,不论在人类层面,还是犹太人层面,阿伦特都是顶尖的学者。《人的境况》是一本全面展示阿伦特在形而上学层面建构能力的书,《极权主义的起源》和《论革命》则是政治哲学层面提出深刻洞见的两本著作,极权主义两种模式的诞生,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分,就这两点足以秒杀20世纪诸多的男学者。让她暴得大名的是《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平庸之恶”,尽管这个词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误读了,但在人类的观念史上,误读本就是观念演化的一部分。
说回年中做的那次线上分享,一一介绍了她主要作品中的核心观点,但现场的朋友显然更关心她和海德格尔的感情史。难怪赫拉利说,因为八卦的需求,人类产生了语言。八卦和好奇心,才是真正的生产力。即使是两个学者,大家首先关注的还是荷尔蒙的事。我想说的是,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的爱,是真的,是跨越种族和仇恨的圣爱,海德格尔是世俗的贪爱,他在感情层面和在政治层面的选择,几乎是一样渣。
汉娜阿伦特输出过诸多名言,对政治和革命的理解极其深刻,在《论暴力》中,她说:如果说暴力在马克思那里是革命的助产士,那暴力在毛泽东这儿,是革命的产妇。
一句顶一万句。
04. 成者天成,理也,势也,命也。
系统阅读杨奎松的《革命》四卷本,是我多年的念想。终于在今年下半年花了将近三个月看完了。没看之前,实体书和电子书我都先捋了一遍,感觉犯难。三个月之后,读完最后一页,轻松又畅快。
阅读是日拱一卒的事,每天看两小时,几个月过去,就发现自己能啃下很多书,尤其是周末集中阅读的话。当然,这中间最主要是得有乐趣在。
时间是过滤器,那么多写国共历史的,经过时间的洗刷,杨奎松的《革命》四卷本越来越凸显它的学术价值。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他这套书上显露无疑。相比那些唯物史观的学者,杨奎松把国共斗争放在了美苏争霸的世界背景里去梳理毛蒋两个政治军事集团的斗争,不论是视野,还是格局,在20世纪以来研究国共关系的学者里都是独树一帜的。
中间地带的革命,这个概念贯穿了杨奎松的四卷著作,从苏维埃革命成功,到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从二战期间美国结束孤立主义,到美苏介入中国革命。杨奎松分别探究了中共和苏共关系,国共的合作和分裂,西安事变对中国革命走向的影响,美苏在二战前后对国共力量的影响,从1946年开始的美苏冷战对国共三年内战的直接影响有多大?每个变量对于中间地带的革命结果产生了决定性还是局部的作用?杨奎松是重实证谨慎做结论的学者,同一事件不同的历史记录,他会尽量还原,真正的结论由读者自己去完成。
杨奎松总结自己《革命》的两个主角毛和蒋:所谓败者自败,成者天成,理也,势也,命也。
从世界格局出发,在中国文化里收敛,杨奎松的总结,回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传统框架里。
2023年,读了不少书。正因为此,梳理起来更感力不从心,前11个月基本处于单向输入状态,其实输入和输出均衡,对于系统来说,才会保持相对稳定。这方面明年要加以注意。这篇文章梳理的书目,仅是今年阅读的一部分。其他的有待下周再写。
今天是2023年冬至,也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
祝大家冬至快乐,在阅读中体验温暖。